看完这档节目,我又重温了一遍青春期的恐惧
少年的声音
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。
—— 哈钦斯
最近,国内一档综艺节目很火,少年们走上屋顶“喊话”家长、老师、同学。
形式上“借鉴”了日本的“屋顶告白大会”,内容却大相径庭。
原版围绕着青春期少年的懵懂之爱,主打“告白”、“爱之初体验”,而国内则更像“屋顶吐槽大会”,或者换个更严肃的词——“屋顶控诉大会”。
从一年级至高三的00后们,“控诉”的对象有家人、老师、同学,诉求各不相同,折射出的教育议题却不分年龄。
“你为什么要来扰乱我的生活?”
一个六年级女孩走上来,“控诉”妈妈一心照顾二胎的妹妹,完全忽略了她。
一次放学,妈妈迟迟不来接,直到六点半老师给妈妈打了电话,电话那头的妈妈却说:“我忘记了,我以为你回家了。”
小时候自己受了伤,爸爸也会很着急担心,现在似乎也感受不到那种关怀了。
小女孩的情绪从平稳开始失控,眼泪已经滚出来了,她几乎是哀求:“能不能就分给我一点点时间。”
妈妈的回答则是全中国父母都会说的那句,“妹妹还小,需要更多的关心。”
女孩的语气很着急,哀求的成分更多了。
妹妹的到来,瓜分走了大半应得的父爱、母爱,而手忙脚乱的父母显然顾此失彼,对敏感的姐姐疏于照顾。
二胎的出生,会引发一孩的焦虑,这样的问题并不少见。
另一位即将迎来家中二胎的姐姐,对着妈妈腹中还没出生的“二宝”喊话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1343x8t6hd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(完整视频请戳)
她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,也并非空穴来风。
以前想让山区的外公外婆来家里陪住,却遭到了拒绝。而“二宝”还未出生,二老就来家里陪护,甚至不惜卖掉了做生意用的宝贝冰箱。
但她话锋一转,可以为了“二宝”做一个理想中的姐姐,日后为“二宝”保驾护航。
由此可见,孩子们并非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,他们有对新生命的期望,随之而来的也有深深的惶恐,忙于二孩的家长很可能会疏忽这点。
身为弱势的一孩,只有站到高高的屋顶上,才能勇敢地朝底下父母喊话。
而愿意参与到这样一场活动中来的父母,显然又是少数,那么实则有更多少年只在内心进行这场无声的抗争。
把漫长的青春期,都浸泡在无休无止对爱的渴望中。
电影《奇迹男孩》中,弟弟奥吉天生面部缺陷,占据了父母的大部分关注,妈妈是漫画家,笔下的人物也都是围绕奥吉来创作。
就连她的好朋友也说,他们一家人都是围着弟弟奥吉转的。
姐姐虽然爱弟弟,但也苦恼于妈妈时常对她无意识地置若罔闻。
孤单倔强的维娅哪怕参演了话剧,也不打算告诉父母。当母亲得知女儿要参演话剧这么重大的事,却不邀请她到场,大发雷霆。
最终爸爸妈妈和弟弟,还是如期出现在了台下,给女儿的话剧首秀捧场,母女二人也随之化解心结。
家人是生来就有的,也是我们默认的亲密关系,正因如此,才会忽略了亲情也需要维护,而所有关系的良性发展,都离不开沟通。
“你暑假旅游不想去了,
是不是?”
但也并不是沟通都能解决问题,沟通是双方平等地交换意见,显然节目里大部分父母并不懂得何为平等。
一个女孩子“控诉”爸爸在家抽烟,她和妈妈被迫吸入二手烟,这么合理的要求,而爸爸第一反应令人大跌眼镜。
“在家抽烟,对我跟妈妈的身体很不健康。你可以在阳台上抽烟,或者抽电子烟,我都没关系。”
父亲却要把话题引开:“你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,有一点我最不能忍受,你喜欢躺在沙发上看电视,或者趴在沙发上看电视。”
双方各执一词,僵持不下。
最后两人交换了彼此的条件,才算达成了“共赢”。
小女孩说得条条是道,对爸爸的回答更是见招拆招,这样的沟通想必在家已经屡见不鲜了。
明明显而易见利弊的事,还要在屋顶上,在镜头下,在一群人的瞩目之中,甚至是视频那头亿万观众的围观之下,施与各方压力才能得以解决。
这就是大部分中国家庭的现状,父母的行为没有对错之分,哪怕有也不能直言,否则换来的多半是权力的压制。
正如另一个小女孩吐槽,她的卷发被同学喊泡面头,爆炸头。
“这不是你自己选的发型吗?”
“你只是喜欢照片上那个女孩是这样的发型。”
最后爸爸拿出杀手锏。
小女孩迅速摇摇摆摆地溜了下台。
当我们打算和父母谈论一件事情时,他们总会强行跟我们说到另外一件事。
比如很多人都会遇到一种情况,上学时,跟妈妈说学习好累,往往收到的回复是“做什么不累,我还得养你累不累。”甚至上升到人生高度,“你这孩子年纪轻轻,吃点苦就受不了了。”
此话一出,势必拉开了双方的距离,其实孩子这时候,只是想要一句肯定,和一些鼓励,并不是真的想就此罢手了。
如果父母能够解读出孩子释放的求救信号,站在平等的立场上换位思考,那么青春期的叛逆问题少说也会减少大半。
“你成绩这么差,
她怎么会跟你做朋友?”
多年前引出的“中国式虎妈”,与“挫折教育”理念相似,节目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例子也恰恰是最真实的缩影。
一个初一的女孩“控诉”妈妈,总是将她与自己的学霸女闺蜜作比较。
母亲甚至贬低女儿。
这样有几分人格侮辱的话,很难相信是至亲的人说出来的。
而这位母亲依旧没有理解女儿的重点,还在一板一眼地空谈教育。
这样的母亲,这样的教育,如果一方出现极端化行为,不就是女博士跳楼的悲剧吗?
抑或是年初热议的北大学生发长文控诉父母。
这三个例子共通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严苛,孩子长期活在父母挑剔的眼光之中,很少收到正面积极的反馈,久而久之,父母成为了一种背负的压力。
父母视角却理所当然认为“孩子太小,一夸就飘了”,“越挫越勇”才是正确方向,由此不断试探孩子的心理底线,最终培养出了高学历人才,却缺乏成熟的人格。
一旦遭遇挫折,再受到父母雪上加霜的指责,崩溃一触即发。
围观者往往倾向于指责孩子玻璃心,心理承受能力弱,有了高学历也没发展出完善的人格,缺乏健全稳定的自我认知。
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引,没有人告诉他犯错是可以接受的。
当他看到面前是无穷尽的进步,每走错一步,还会迎来劈头盖脸的谩骂,心中的绝望可想而知。
“女孩子生活平平淡淡,才幸福”
一位高三的女生,梦想是要当一名建筑师,而妈妈觉得“女孩子就应该找一份平平淡淡的工作,这样的生活才幸福。”
可这位女孩一开始就强调,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。
“你们都说我不撞南墙不回头,可不撞南墙,就不知道南墙和自己哪个厉害,不知道南墙另一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。”
被迫选了一份不喜欢的专业,后来走了一段弯路才回到自己的选择中,我由衷地佩服这个高三的女孩子。
少年们的诉求多种多样,纵然不乏搞怪,但也逻辑清晰。
这个做义工的15岁女孩,讲述了曾被40多岁的大叔喊“阿姨”的经历。惹来一片哄笑,当她解释大叔是位残障人士,智力只相当于4、5岁的孩子时,人群陷入了沉默。
最后女孩以这个经历,来呼吁大家一起参与公益。
有个男生说自己的照片总是被同学做成表情包,流传在班群里。但是即将毕业了,以后同学想他了,就可以用这些表情包,他愿意当大家的开心果。
还有男生叫刘清华,这样的名字顶着“考清华”的压力,但他却解释妈妈取这个名字并不是为了让他上清华,而是他刚出生是“白白滑滑的”。
节目中展现出了00后这一代,是丰富多样的。
我们曾经嘲讽他们的童年没有自然的童趣,但这些在城市氛围里长大的孩子,做义工、熟稔地运用网络、有主见、追求自我,他们享受到了科技的便利,也并没有成为电子产品的俘虏。
他们有完善自我的需求,有大声表达自我的勇气,这都是往前几代人集体缺失的。
“太懂事的孩子,
失去了应有的放肆和任性”
朋友曾说,她在初中时,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给父母写封信,等到家长会的时候统一发放,她就花了几个晚上完成了这封信。
一股脑把学习上的苦恼、生活中的困扰,都写了出来,满满两大张信纸,塞入信封里,鼓鼓囊囊的。
家长会开完,她守在教室门口等妈妈,就看到妈妈随手把信纸留下,只拿了发下来的期末试卷走了出来。
一见面,就对她数落不止,成绩退步云云,对信的内容只字不提。
直到说教完,朋友小心翼翼地问:“妈,你看信了吗?”
“看了几行,你写那么多,密密麻麻的,我看不下去。”
她描述,那是跟妈妈关系的第一次断裂。
上一季《爸爸去哪儿》中杜江的“慈父式”教育,一直被诟病为太溺爱孩子。
可不得不承认嗯哼是天性发挥最自由的一个,他会对人表达喜欢、想要亲亲女孩子、能和大人平等地沟通,不卑不亢,还能把人家带入自己独特的思维里。
如果目的都是让孩子明辨是非,那么为什么不能以一种平等温和的方式让他知道呢。
“有些‘太懂事’的孩子,小心翼翼看大人的脸色,失去了应有的放肆和任性。”
传统教育里,父母着眼于孩子的成绩排名,关系孩子能否吃饱穿暖,他们教育孩子就像驯养宠物一样,只管“听话”,而不是帮助子女发展出独立的自我。
著名教育学家哈钦斯曾说:“教育的目的在于,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。”
家人的尊敬,也是需要赚取的
中国式父母最典型的特征之一,就是将孩子当做私有化的“财产”。
以此为出发点,操纵孩子的人生方向,插手孩子的选择,仿佛就是父母们理所当然的事。
人非圣贤孰能无过,父母凭借自身经验偏执地指导,未必就能过滤掉所有的芜杂,何况世界日新月异,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在迅速变换。
父母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,但是过于执念,把自己当作权威,则是过犹不及。
《请回答1988》里面,德善爸爸曾说:“爸爸也不是一生来,就是爸爸。”
这话一出,听得很多人泪流满面。
李安在采访中说:“我做了父亲,做了人家的先生,并不代表说,我就可以很自然地获得他们的尊敬,你每天还是要赚他们的尊敬。”
世界级导演也知道事业和家庭是分开的,外面的光环在家人面前都是不作数的。
何冰曾说:“如果儿子怕我,那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。”
这些理想开放的教育观念,也有个共同点,家长都没有高高作态,他们能够站到孩子立场,没有强权,没有执念,平等地交换意见。
其实相比我们的父辈,家庭教育理念已经有了很大程度地突破了,但是要做到真正平等沟通,依旧任重道远。
如果这一天能够到来,那我们的下一代也就不用借助一档节目,来对父母们“喊话控诉”了。
--END--
往 期 精 选
渡 人 | 渡 己
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